学院举办钙钛矿领域前沿技术青年学者论坛

发布者:老师发布时间:2025-04-15浏览次数:25

2025414日,学院举行了一场钙钛矿领域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应学院丁勇教授邀请,四川大学赵德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罗德映,北京大学赵丽宸,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中心邓丹,南京大学林仁兴,苏州大学王照奎,深圳市捷佳伟创新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盛江,山西煤研所张文媛等教授专家一行莅临学院开展学术交流。学院党委书记杨春伟,副院长白建波、程亚军教授出席本次论坛。杨春伟书记致欢迎辞,对各位专家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并重点介绍了学院在科研平台建设方面的未来规划,以及在新能源领域,尤其是在太阳能光伏、储能和多能互补利用等方向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


聚焦前沿:专题报告解析钙钛矿技术发展

随后四川大学赵德威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罗德映教授、企业界代表盛江技术总监分别以《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研究》、《钙钛矿半导体表界面物质科学与原子级调控》、《设备创新务实钙钛矿电池发展》为题进行了学术报告。各位专家重点分享了各自团队在高效器件制备、稳定性提升及大面积制备技术上的突破性成果,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钙钛矿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潜力。各位专家一致认为,当前钙钛矿技术正处于从实验室迈向规模化应用的关键阶段,需进一步突破材料寿命、工艺成本等核心问题,并呼吁高校与企业深化协同创新。报告结束后,各位专家与现场师生展开深入交流与互动。


深化合作:共谋新能源学科发展新路径

来访期间,各位专家参观了学院的科研平台,对学院在清洁能源领域的科研基础条件表示高度认可。丁勇教授表示,各位专家的到访为学院师生提供了对接国际前沿的宝贵学习机会。此次青年论坛的举办,有助于推动学院在新能源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助力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学院在该领域的影响力。


学术赋能: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本次活动是庆祝河海大学建校110周年系列学术报告暨新能源学院2025年“新能源前沿论坛”系列学术活动的重要一环。河海大学新能源学院近年来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持续发力,尤其在太阳能及多能互补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学院依托学校的学科优势及区位优势,致力于打造国际一流的新能源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高地,为常州市“新能源之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丁勇)

地址:常州市河海大道1915号
Copyright @ 河海大学新能源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