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成功承办第六届交叉学科学术论坛

发布者:徐艺玮发布时间:2025-05-12浏览次数:10

511日,由河海大学、沈阳工业大学、三峡大学主办,河海大学新能源学院承办的第六届交叉学科论坛学术交流会在南京举行。本次论坛以新型能源电力系统交叉创新为核心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能源领域的前沿课题,为推动我国能源结构转型与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论坛开幕式上,河海大学校长郑金海教授发表致辞。他指出,当前能源产业已成为驱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而能源电力技术的突破离不开学科交叉融合与产学研深度合作。作为中国水利高等教育的引领者,河海大学在新能源和电气工程领域有深厚积淀,拥有国家风力发电技术创新中心等多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并与华能江苏公司、金风科技等企业共建多个协同创新平台,推动水风光储多能互补等关键技术攻关。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谋篇开局之年,以及河海大学建校11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本次论坛的举办具有深远的意义。


华能江苏公司董事长曹庆伟说,作为能源央企,公司始终以绿色转型为己任,目前新能源清洁能源占比已超50%,并与河海大学建立了水风光多能互补与并网运行科学平台,开创了校企合作新模式。他提出三点期待: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培育跨界核心人才,储备行业生力军;打通学术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沈阳工业大学副校长孙秋野认为,当前电力系统面临的挑战亟需多学科交叉破局。他呼吁高校与企业加强协同,构建成果共享、人才共享的良性生态,期待汇聚更多创新力量。

值得关注的是,校企合作成为论坛高频词。华能江苏公司与河海大学共建的水风光多能互补平台预计2025年投入使用,将聚焦多能互补并网关键技术攻关与复合型人才培养;河海大学与金风科技共建的国家风力发电技术创新中心,也为风电领域核心技术突破提供了重要支撑。

本次论坛设置主旨报告、分论坛研讨等环节,来自新能源、电气、信息等多领域的专家围绕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双碳目标下的能源安全等议题展开思想碰撞。与会者一致认为,交叉学科是突破技术瓶颈的核心动力,而产学研深度融合则是实现创新链、产业链对接的关键路径。

一直以来,新能源学院依托学校在能源电气领域的深厚积淀,构建了从本科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并参与了多个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的建设。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度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深化校企合作,为培养更多能源电力领域领军人才、服务国家能源战略作出更大贡献。新华日报、江苏广电等媒体平台对本次论坛进行了深入报道。(徐艺玮)


地址:常州市河海大道1915号
Copyright @ 河海大学新能源学院 版权所有